为推动数字化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更好地提高教师使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的能力,学院于12月5日举办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专题培训。学院邀请北京邮电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赵慧、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赵鲁涛、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林旺三位专家进行经验交流,培训由学院副院长贾靖主持,部系领导、教研室主任级无课教师与会聆听。
赵慧副处长立足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教学时代背景,介绍了北京邮电大学的教学应用案例,一一讲解了“码上”“邮大师”“邮百工”“智链”“初发”AI模型的应用,同时介绍了数字教材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赵鲁涛教授围绕AI助课、AI助教、AI助学、AI助评等方面,一一介绍了AI赋能课程规划、课堂教学、教学模式、知识图谱、课程思政、智能答疑、学习评价、教学竞赛、路径规划等内容。
林旺教授详细讲解了数智时代课程建设,从技术及内容方面分析了教学资源集成,包括内容转换、资源共享;教学内容的设计,涵盖个性化学习、模块化设计;教学方法的创新,涉及实践导向、跨学科整合,促进知识融合。
参与培训的老师们一致感到三位专家的讲座深入浅出,内容翔实、针对性、启发性强,既有理论总结,又有实践指导,特别是在课程建设及课堂教学方面,为大家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思路与方法,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授课结束后,贾靖副院长指出,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要紧跟时代与技术发展,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构建智慧化的教学环境,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路径推荐,打造高效、自适应的学习新范式。他鼓励参训教师们从专业发展、课程建设和提高人才培养成效的高度出发,敢于创新、发挥前瞻思维,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充分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促成传统师生“二元结构”向智能时代“人机交互”模式过渡。他强调,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智能化教学水平,成为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学习者和实践者,将讲座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将数智化教学工具有效融入日常教学之中,实现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探索出一条体现学院特色的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的道路,以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持续推动学院本科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