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研室教学秩序规范月总结

一、教学任务及完成情况

本学期教研室共承担《计算机应用基础》、《C程序设计》、《微机原理及应用》、《PPT进阶》四门课程,涉及19级—21级三个年级四个专业的授课任务。截至三月末,共计完成62学时授课任务。

二、教学工作特点

计算机教研室在教学管理方面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要求教研室每名授课教员每月进行教学形式分析,主要研究讨论包括四项内容:1、学生学习状态,2、教学中遇到什么问题,3、需要调整的教学形式或内容,4、线上教学新想法。目的使任课教员对教学内容的进展及学员学习状态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开学前对承担授课任务的教员集体试讲,共同研究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教学难点,制订改进计划。重点针对当前学员对应用性技能较为感兴趣的特点,在课程标准的框架下,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了大幅度调整。以《C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多名学生表示对蓝桥杯软件大赛感兴趣,让学员通过所学能够与全国大学生同台竞技,包括清华、北大、北航等一些双一流大学,看看其他学校大学生在干什么学什么比什么,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

三、 存在问题

1、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授课实际发现,无论青年生还是队伍生,计算机基础技能掌握水平低于预估,对办公软件的使用率低于平均值。而由于大纲的调整、课时不够分配、个人电脑配比率低、自习时间少等多种因素问题,导致练习时间不够,掌握程度不好。

2、由于现在居家办公,全部课程为线上教学。本教研室的课程多为需要计算机操作,但是目前学院学生个人计算机配比率不高,尤其是选修课,来自于各个不同专业,导致实践操作无法正常开展。

3、由于教室麦克不好用,并且只在讲台范围有效,所以课堂老师提问环节,互动效果不好,大多数学员不愿参与互动,只有少数同学与教员沟通。课堂互动通常以一对一提问的方式实现,较难观察到并准确判断大部分学生对所提问题的整体反应,导致教师无法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节奏。

4、摄像头拍摄不够清晰,也存在一些死角,因此仅通过摄像头观察课堂秩序,难以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较难获取学生对课程学习内容掌握情况的详细信息。还有教室人员太多、部分同学不开摄像头等多种因素,导致无法知道学员是否在听讲。

5、线上教学缺乏有效的互动工具,往往通过拍照上传,或频繁地开关话筒实现。课堂时间耽误较多,若提问次数多,教学内容较难完成。因此课上学生主动提问较少,教师唱独角戏的情况较多,在一定程序上导致难以判断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吸收情况。

6、存在作业不交、互相抄袭、不写等情况,多次强调作业与平时成绩挂钩,后台提醒学员等措施,但效果不理想。

7、网络情况不够良好,时常出现网络延迟和掉线的情况。

四、相关建议及做法

1、加强目前承担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

让每名任课教员理清本门课程授课重点、难点和预计存在问题,教研室其他教员共同为其提出意见和建议,不断调整教学实施方法。

2、加强面向网络教学内容开展工作

由于目前疫情原因,线上教学存在多种问题,教研室以mooc平台资源为补充,结合雨课堂的使用,辅助学生课后的知识消化,利用分数碎片化来提高学生课堂及课后的参与度和重视度。

3、改善网络环境,增强教学流畅性。

4、学员队干部加强引导,让学员重视学习。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