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实验与实践教学安全管理的通知

2021-03-05 打印 字体 :【

基础部,各教学组,干部培训大队:

为进一步加强实验与实践教学安全管理工作,消除安全隐患,落实安全职责,规避事故风险,确保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安全、规范、平稳、有序运行,现将实验与实践教学安全管理有关要求明确如下:

一、加强安全教育。各教学单位和学员管理单位在实验、实践教学活动开展前,必须加强师生安全意识和安全规范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实验课、实践课开课前,教师必须开展安全操作培训,教育学员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二、落实安全责任。实验、实践授课教师是实验课堂、实践课堂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要严格规范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管理,合理划分实验、实践小组,指定小组安全员,切实将实验、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安全工作落地落实,责任到人。

三、严格操作规程。要严格按照实验仪器设备及技能训练装备器材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特别是化学反应实验、物理电学实验、电工电子实验以及消防技能装备操作等存在潜在危险的实践环节,要严格操作规程,加强全过程监管,确保实验与实践教学安全。

四、加强风险管控。要加强实验教学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的管理,严格对申购人、管理人、发放人、使用人、发放时间和实验结束“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置情况等进行登记,明确管理责任,严格领用手续;要加强实验室、实践教学场所用电、用气、用水安全管理,实验结束后,及时切断电源、气源、水源,保持实验室、实践教学场所内环境整洁,物品整齐;严格禁止所属人员私自使用高空、地下、密闭等存在潜在风险的训练设施,出入施工工地。

五、紧盯重点环节。各教学单位、课程组负责人要加强对危险性实验、实践教学的检查指导,授课教师要紧盯化学反应实验、物理电工电子通电实验以及危险性设施、器材、装备操作训练等环节和过程,科学组训、杜绝蛮训,确保安全顺利。

六、定期排查隐患。各教学单位、课程组、授课教师要定期对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场地设施装备器材,用电、用气、用水以及化学药品管理等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发现各类安全事故隐患和苗头,要及时报告和处置。

七、制定应急措施。各教学单位要指导教研室制定实验、实践教学应急处置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拿出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配备相应的器材、物品,并进行演练,确保授课教师和学员能有效应对突发情况。

八、严肃追究责任。对因管理教育不到位、落实责任不到位、风险管控不到位、隐患排除不到位以及违反操作规程等导致发生安全事故的责任人,严肃追究责任。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

2020年9月21日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