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防救援学院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实施方案

2021-03-10 打印 字体 :【

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提升学员创新能力和水平,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展示我院创新教育成果,根据教育部、北京市教委《关于举办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精神,结合学院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一、组织领导

在徐宝东政委、闫胜利院长领导下,成立比赛组织委员会,负责比赛组织实施、项目评审、推荐等工作。 

    任:齐方忠 

副主任:程显峰  王立军  

   员:各教学单位、部分机关科室负责人

各学员队干部

本次比赛由训练部主办,干部培训大队具体承办。

二、大赛主题

我敢闯、我会创

三、大赛目的

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比赛旨在激发学员的创造力,激励广大青年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锤炼意志品质,开拓国际视野,在创新中增长智慧才干,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

以赛促教,探索素质教育新途径。把比赛作为深化创新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深化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学员的创新精神。推动人才培养范式深刻变革,形成新的人才质量观、教学质量观、质量文化观。

以赛促创,搭建成果转化新平台。推动比赛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大赛总体安排

大赛将举办“1+3”系列活动。“1”1个主体赛事,“3”3项同期活动,包括北京高校双创师资培训、北京高校互联网+”大赛项目训练营和北京互联网+”大赛系列直播讲座。

(一)主体赛事

学院只参加高教主赛道比赛,届时将邀请北京邮电大学三名专家,通过网审或线上路演的方式产生晋级市级复赛决赛的项目,复赛决赛采用线上路演方式进行。

1.参赛项目类型

1互联网+”制造业,包括先进制造、智能硬件、工业自动化、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军工等;

2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包括人工智能技术、物联

网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工具软件、社交网络、 媒体门户、企业服务、下一代通讯技术、区块链等;

3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包括广播影视、设计服务、文化艺术、旅游休闲、艺术品交易、广告会展、动漫娱乐、体育竞技等;

4互联网+”社会服务,包括电子商务、消费生活、金融、财经法务、房产家居、高效物流、教育培训、医疗健康、交通、人力资源服务等。

参赛项目不只限于互联网+”项目,鼓励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参赛,可结合消防救援队伍背景选择相应类型。

2.参赛方式和要求

1)比赛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 3 人,原则上不多于 15 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

2)参赛团队只能代表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参赛,负责人须为本校学员。

3)参赛项目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须尊重中国文化,符合公序良俗。

3.参赛组别和对象

大赛根据参赛项目设置创意组和师生共创组比赛。具体参赛条件如下:

1)创意组。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

原型或服务模式,在 2020 5 31 日(以下时间均包含当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并符合以下条件:

①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须为学院在校生。

②学院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创意组(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参赛申报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2)师生共创组。基于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并符合以下条件:

参赛申报人须为学院在校生。

参赛项目中的教师须为高校在编教师(202061日前正式入职)。

4.赛程安排

1)报名参赛(202077-85日)。干部培训大队负责动员学员组成参赛团队,各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或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中国互联网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任一方式进行报名,同时将报名信息报教务科备案。报名截止日期为 202085日。北京赛区组委会将根据学院的报名数据分配北京赛区参赛名额。

2)学院初赛(89—811日)。学院比赛定于89日至11日,以网审或线上路演的方式进行,由干部培训大队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学院组织专门评审,确定各项目排名,按照市赛组委会分配名额择优遴选推荐项目参加市级复赛。

3)市级复赛(8月中旬—915日)。830日前北京赛区组委会组织专家对推荐进入市级复赛的项目进行网上评审,择优选出主体赛事各赛道晋级市级决赛的项目。915日前,完成市级决赛,决出北京赛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各类其它奖项,并按照国赛组委会配额择优遴选项目代表北京赛区参加全国总决赛。具体通知另行发布。

(四)全国总决赛(202011月上旬)。国赛专家委员

会对入围全国总决赛项目进行网上评审,择优选拔项目进行现场比赛,决出金奖、银奖、铜奖。

大赛期间,国赛组委会将通过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为参赛团队提供项目展示、创业指导、投资对接等服务。各项目团队可以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查看相关信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将为参赛团队提供多种资源支持。

5.评审规则

评审规则以国赛、市赛为准,请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查看具体内容。

6.奖项设置

创意组和师生共创组分别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设优秀组织奖1个(学员队参评)、优秀指导教师若干名,学院将发给获奖证书。

(二)同期活动

1.“北京高校双创师资培训活动

进一步落实以赛促教,把大赛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参加第五期北京高校双创师资培训,开展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师能力和管理制度方面的培训研讨,以大赛为契机,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持续深化改革。(前期已组织部分老师参加此项活动)

2.北京高校互联网+”大赛项目训练营

市赛期间邀请有关专家围绕大赛相关主题分别对参赛选手进行在线培训,助力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成才。市赛后还将组织优秀项目线上集训。(活动具体安排以北京市教委通知为准) 

3.北京互联网+”大赛系列直播讲座

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准备阶段,邀请有关专家面向高校师生就创新创业学生培养、团队遴选、项目培育、参赛技巧等专题进行指导与经验分享。(前期已组织部分师生观看直播授课,需要观看回放的,请联系教务科王琦参谋)

五、参赛项目要求

(一)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二)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须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

(三)结合学院实际,目前只参加高教主赛道比赛。已获

往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本届大赛。

(四)学院负责审核参赛对象资格。

六、工作要求

各单位要认真做好比赛宣传动员,积极鼓励师生组队参赛;要切实履行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要求,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开展线上教学、线上指导;机关要做好统筹协调,加强服务保障;各参赛单位要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积极推进学生创新训练和实践,不断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人才智力支撑。

七、比赛组委会联系方式

训练部教务科:王琦参谋,联系电话:17695489597

干部培训大队:王瑞钦参谋,联系电话:13426257046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