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闻
学院要闻

​“研”之有道,游有所“学”| 以“行走的课堂”打造研学育人新阶梯

发布时间:2025-05-06 审批人:郭富伟 作者:王 楠 [打印] 字号: T T T

最好的课堂不仅在教室,也在行走的路上。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学员管理部聚焦“以红色基因铸魂、以科技创新启智、以历史人文润心、以志愿服务励行”四个载体,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培育战斗精神、砥砺血性胆气深度融合,自觉用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让广大学员在游有所学、研有所悟、学有所践中厚植家国情怀、锤炼品格修养、涵养创新精神,2025年春季学期伊始,广大学员开启了一段文化励心志、实践促成长的周末研学之旅。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周末研学活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北京丰富历史、文化、科技和教育资源优势,创建了以“红色教育”“人文历史”“现代科技”“校园芳华”为内容的研学实践主题,让广大学员在研学中触摸历史脉络、品悟城市人文、浸染中华优秀文化、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红色课堂铸魂:以信仰之光点亮青春底色

从李大钊故居的铮铮誓言到天安门城楼下的历史宣告,从香山革命纪念馆泛黄书页间的赤诚理想到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里呐喊的觉醒年代,学员们在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文物中回溯着风云激荡的红色岁月。

走进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凝望红船模型背后波澜壮阔的历史;驻足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感受浮雕光影间用热血铸造的精神坐标,学员们在情感共鸣中汲取精神之钙。

红色研学是一场行走的课堂,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每当学员们踏上归途,历史的回响总在耳畔——那些笑与泪、歌与默、团结与勇气,都化作成长的养分,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信仰之光指引前行方向。

科学探索启智:以知行合一追逐时代星光

置身天文馆,仰望穹顶倾泻的银河;于军博伫立,凝望震撼的大国重器;学员们在浩瀚的宇宙图景中探索未知,在国之重器的辉煌成就中感受国家强盛。

漫步清华的荷塘月色,踏足北大的未名湖畔,未名石舫的苔痕、清华礼堂的紫藤诉说着百年学府的辉煌与厚重;于名校的楼宇间穿行,学员们在一砖一瓦间品味时光流影,在秀丽的校园中感受青春与理想。

科学探索是跨越时空的对话,更是点燃未来的启航,在这里,科技不再是冷冰冰的数据和公式,而是激发青春梦想、点燃奋斗激情的熊熊火焰。那些奇思与妙想、实验与突破、真理与传承,都化作智慧的羽翼,让科学精神扎根思维深处,让智慧光芒照亮逐梦之路。

品悟人文润心:以文化自信奏响奋斗乐章

攀登长城,遇见故宫,于历史的回响中,体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情,在漫长岁月积淀的艺术里,感受文化瑰宝的奇特魅力。探访景山夕照,领略古都壮丽的天际线;仰望鸟巢穹顶,惊叹钢铁编织的艺术诗篇;登临鼓楼飞檐,聆听岁月深处的暮鼓晨钟;踱步国图书海,沉醉于千年文明的墨韵书香。

用脚步丈量北京,用心灵品悟历史人文。探访古都每一处人文地标,每一步都踏在了岁月的脉络,每一眼都望进了历史的深邃。文化自信的生动注脚,激励着广大学员以更坚定的步伐,将历史的厚重转化为前行的力量,让文化的薪火照亮新时代的奋斗征程,在传承与开拓中,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壮丽篇章。

志愿服务砺行:以奉献精神赋能青春力量

深入社区街道,他们化身 “蓝色志愿者” 践行社会责任;来到敬老院,他们为独居老人提供生活照料与精神陪伴;在垃圾分类宣传中,他们向居民普及环保知识;在“蓝焰守护”实践活动中,他们协助开展消防宣传与安全演练。通过志愿服务,学员们将奉献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服务社会中锤炼意志品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志愿服务是一座连接心灵的桥梁,更是一面映照初心的明镜。那些挥洒的汗水与真挚的微笑,那些倾听的专注与鼓励的话语,都汇聚成爱的星河,让善意的种子在实践中破土生长,让青春在服务他人的道路上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行走的研学路,让广大消院学子在触摸历史中坚定文化自信,在体悟发展中增强家国情怀,在实践锻炼中砥砺奋斗精神,这不仅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探索之旅,更是践行教育强国使命的生动课堂。当青春与时代同频,当理想与实践交融,新时代的“蓝焰”青年正以昂扬之姿,将所学所悟,转化为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在实现教育强国的征程上,书写属于他们的壮丽篇章。



回到
顶部